楞严经全文网
标题

学佛是培养自己的智慧

来源:楞严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30 09:38:43
信佛之后,我们每天都会虔诚地向佛菩萨祈祷。其实,念经、礼佛、拜佛既不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痛苦,也不仅仅为自己寻求庇佑,我们是要以佛为榜样,学习佛陀伟大完美的人格,学习佛陀对待众生和万物的慈悲精神,学习佛陀的智慧,对自己、对众生、对一切事物觉悟而不再痴迷和迷茫。佛法中处处充满智慧,古代的帝王、宰相、良臣等都学习佛的智慧。我们学习佛法时,首先拜文殊菩萨,诵念文殊心咒,祈祷菩萨加持我们开启智慧。辩经时候高

信佛之后,我们每天都会虔诚地向佛菩萨祈祷。其实,念经、礼佛、拜佛既不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痛苦,也不仅仅为自己寻求庇佑,我们是要以佛为榜样,学习佛陀伟大完美的人格,学习佛陀对待众生和万物的慈悲精神,学习佛陀的智慧,对自己、对众生、对一切事物觉悟而不再痴迷和迷茫。

佛法中处处充满智慧,古代的帝王、宰相、良臣等都学习佛的智慧。我们学习佛法时,首先拜文殊菩萨,诵念文殊心咒,祈祷菩萨加持我们开启智慧。辩经时候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我们在佛前供灯,也是以此为助缘,增长自己的智慧。

没有智慧,连自己眼前的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佛法也学不好。

\

佛法博大精深,很多内容是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针对不同的问题所讲,如果我们的智慧不足,就没法理解;智慧不足,也不会运用。

\

每个人入佛门的因缘不同,也许是因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痛苦,使得我们渴望寻求解脱,面对痛苦的时候,渴望逃避是人自然的反应,所以我们有时会以信佛来逃避现实的生活,脱离现实的生活似乎是最容易、最快速的解脱。

我们对自己周围人和现在做的事情感到厌烦,而希望去远处找到个让我们快乐的事情,或是寄予远方的师父和或是寺院,或是寄予于自己的佛堂之内,僻静之处。但现实的生活一方面很难逃避,而即便我们能够脱离现在的生活状态,离开让我们痛苦的地方、或人或事,但是很难逃出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总是徘徊在让我们痛苦的事情上,不论人在何处,心里的痛苦和烦恼却始终不能摆脱。

也有的人信佛是为寻求庇佑,有可能把佛陀当成万能的神,或以佛菩萨能够庇佑自己为信仰的根据。要是自己的所求遂成,佛菩萨很灵验;要是所求没有实现,佛菩萨不灵验。其实当我们以虔诚之心向上师、佛菩萨、护法祈求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加持。但是我们的所求能否实现,还要看自己当下是否尽到了应尽的努力,以及自己的德能和福报。

学佛之后,我们是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觉悟、越来越清楚和明白。

明白什么?首先明白因果,明白种下什么样的因,招感什么样的果,其次明白因缘,某种因缘条件下,自己如何做,还明白事物的性质、发展的规律等,这些都是智慧。

佛法中所讲的道理,当我们进行布施、忍辱、精进时,需要用智慧来运用。如果我们不考虑现实的情况,而一味地生搬硬套,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也许会弄巧成拙,佛法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需要我们运用,如何灵活的运用需要智慧。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5日...

最新文章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古诗原文[挑错/...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